生命绝唱书写卫士忠诚

——追记省劳动模范、姜堰兴泰镇水利站站长张广学

    早晨5:00,吃完一碗泡饭,他骑上电动车到各村检查排涝泵的试水情况;
  中午12:30,他从10里外的苏庄村回到了家;
  下午1:00,他又继续到三里泽、孙楼村检查圩堤维修情况;
  下午3:00,他在孙楼村与施工队研究如何结合农开路建设提高防汛排涝标准;
  下午4:30,他来到镇书记办公室,汇报当前各村防汛准备情况;
  下午6:00,他将同村几位建设工人请到家里吃饭,交待排涝站施工的技术要求。
  晚上8:00,正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的他心脏病突发倒在了地上,再也没能醒来。
  7月4日是江苏省劳动模范、姜堰市兴泰镇水利站站长张广学生命的最后一天,也是56岁的他忘我工作、恪尽职守的最后一天。
  用汗水筑起铜墙铁壁
  兴泰镇地处里下河水乡,地势低洼。1991年,张广学从薛何村农水技术员调任镇水利站站长的3年后,曾遇到过一次特大洪灾,当时暴雨连涨冲毁了10多座圩口闸,全镇8个村大面积农田、房屋被淹,百姓饱受洪灾之苦。
  “大水几乎破坏了镇上全部的防水基础设施,水利站的工作重点也就分成了两项,每年的6、7、8、9月防汛排涝是第一要务,其他时间基本上都在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。”镇水利站副站长王庆云是张广学唯一的同事。按照分工王庆云负责站内的相关事务,而张广学担负所有的对外工作。王庆云说:“他工作很认真,不管大事小事总是亲力亲为。”
  在姜堰水利系统流传着一句口号“站所学梁徐镇,个人学张广学”。圩堤建设之初,张广学用双腿走遍了全镇37平方公里的土地和108公里长的圩堤。在科学制定建设规划后,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施工建设中。放样、定线、工程监督,他一天也不肯离开工地;量高度、测坡度,他一丝一豪也不肯马虎。第二年,镇上108公里的圩堤就完成土方百万方,达到顶高4.2米,顶宽3米的标准。1996年,再次加高加固,达到了“454”的高标准。
  来到张广学生前常去的圩堤上,一眼望去,河流纵横交错,沟网星罗棋布。“我们镇水上交通便利,但这对圩堤交圈和圩口闸的配套却是很大的难题。”王庆云说,在高标准建设了圩堤后,张广学对全镇80多个敞口进行了多次现场勘察和实地调查,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,最终确定在对16座病闸危闸进行改造的同时,新建65座圩口闸。
  苏庄村是全镇最低洼的村。两座圩口闸动工后,张广学经常早晨5点就从10里外的薛何村向工地赶,晚上天黑后才回家。村党总支书记高银喜在回忆村修建圩口闸时说:“他就是‘眼睛一睁,忙到熄灯’,从开工到收工都在现场看着,发现一点瑕疵就要求整改。”在施工过程中,张广学因质量问题曾跟不少工程队“红”过脸。今年5月份,在修建薛何村圩口闸时,他发现工头偷工减料,立即责令返工直至达标。有人劝他乡里乡亲的,不要太过顶真,他斩钉截铁地说:“水利工程是百年大计,做成豆腐渣工程就是对人民、对子孙的犯罪!这个真我较定了!”
在张广学的努力下,兴泰镇彻底解决了防洪排涝的后顾之忧。近年来,无论水情如何,全镇22个圩口无一破圩,形成了真正的铜墙铁壁。
  用真情奏响人生赞歌
  “我是农民的儿子,是家乡人民哺育了我,我应该把毕身的精力奉献给家乡人民”。这些年来,张广学把对家乡、对人民的爱,融化成对工作的事业心、责任心,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。
  每年夏季是防汛排涝的紧张期,也是张广学最辛劳的时期。他每天都要将圩堤巡视一遍,将隐患及时排查出来。有人估算过,张广学每年在圩堤上走的路要在4000公里以上,最初靠双腿,后来是自行车,直到今年才换成电动车。2009年夏天,张广学在孙楼村一处的圩堤检查时,发现有渗漏现象,立即和随行的村干部一起跳入水中,灌沙袋、填缝口,及时杜绝了隐患。
  近三年来,除了水利工作,张广学还兼负着镇农业综合开发,包括河道清理、危桥改造、公路建设和自来水管网建设,成了名副其实的“多管部长”。2010年,孙楼村规划了一条机耕路,实地勘探后,张广学提出将机耕路建设与交通路建设相结合的方案,他先后10多次向上跑,终于征得上级领导同意将原来3.5米的道路扩大至4.2米,极大方便了群众;去年6月,薛何村与尤庄村有一段圩堤要建闸,涉及个别群众的切身利益,工程迟迟不能开工,他连续10多个晚上到相关农户家做工作,动之以情,晓之以理,终于化解了矛盾。
  兴泰镇原副镇长钱荣凤谈起张广学为民办的实事,如数家珍。就在上个月的一天,张广学检查完防汛排涝工作后,忽然想起新落户的景春鸽业要设计下水道,他赶到施工现场,帮助规划设计,一直忙到中午12点多钟。主人留他吃饭,他说什么也不肯,回到食堂时,已早过了饭市。
  在张广学的生命历程中,他把情感的天平倾向了全镇37平方公里的土地、家乡23000父老乡亲,赢得了最基层的干部职工的爱戴和尊敬。2003年,张广学被评为市劳模。今年5月,他作为省劳模代表在南京接受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。
  用生命书写卫士忠诚
  熟悉张广学的人都知道,早在四年前他就患上了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炎。兴泰卫生院副院长孙克勤说:“像他这样的病人早该休息了。”鉴于他的病情,镇领导也曾多次劝说他尽快去上海做心脏搭桥手术,可他总是说:“再等等,再等等。”
半年来,先是旱,后是涝。张广学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一天,每天早出晚归,深入各村了解指导防汛工作。逝世的两天前,妻子督促他去挂水。当外面下起雨时,他毅然拔掉针头,一头扎进雨中,奔向防汛重点堤坝进行巡查。“一下雨,他就急,觉都睡不好,晚上12点、3点都要起床出去看水位,拽着雨衣都拦不住。”张广学的妻子赵红兰是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,每次徒劳的阻拦换来的总是张广学这样一句话:“组织这么信任我,我一定要对党的事业负责。”
  说起刚刚离去的丈夫,赵红兰不断地在重复:他太忠心了,不顾家也不顾自己。原来这个家庭还有着一段令人痛心的往事:2008年10月,张广学的儿子患了急病从泰州打来电话,但他仍坚持将正在浇筑的圩口闸底板施工完毕,第二天才陪同儿子去南京治疗。然而,13天后,急病就夺走了夫妻俩唯一儿子的生命,那时他们的儿子才29岁!
  “他就是在用工作化解丧子之痛,可以说,全镇每个河道、田地和旮旯他都到过。”镇农机站站长田庆华与张广学是30多年的老朋友,俩人不仅私交甚厚,工作上也多有往来。就在张广学走向生命终点的那天下午,田庆华还跟他一起出去检查排涝情况,返途中,张广学喘大气现象严重,几次靠在路边休息。“他应该是疲劳过度,劝他回去休息也不听。”
  20多年来,张广学用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代水利卫士的风采,用生命绝唱书写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。在镇水利站狭小的办公室里,张广学的办公桌上至今仍摆放着一张防汛圩堤图、一张汛期值勤表和一顶写有他名字的草帽,椅子后面还有一双黑色高筒雨鞋,几件已失去了主人的物品,让人依稀看到了张广学站立在圩堤上的身影……

责任编辑:泰州市姜堰区总工会